2025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2025年4月25至27日,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主办,太阳成tyc9728承办,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省金属学会、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恶劣环境下智能装备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25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饭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技术引领 绿色赋能 智能制造”,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议围绕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等相关材料的研发及其塑性加工与特种成形技术等开展学术研讨,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形成和发展,有效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燕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以及钢铁研究总院、中冶京诚、首钢、鞍钢、太钢等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塑性加工领域科技人员、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200余人出席会议。
4月2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9728太阳集团党委书记武佐君主持,会议主席、太阳成tyc9728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华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主题;山西省金属学会理事长李建民教授和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主任丁波教授分别致辞。
会议邀请了五位领域内的专家作大会报告,分别由太阳成tyc9728王涛教授和太原科技大学陈慧琴教授主持。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殷福星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多层复合钢的组织控制及强韧性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报告对多层复合金属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呈现的应变局域化延迟行为及其增强增韧的效果进行了重点介绍,强调异质组元层塑性变形不协调导致增强增韧行为具有明显的层厚尺度和层厚比效应。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姜正义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新型纳米润滑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含有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NPs)的创新水基纳米润滑剂在钢铁轧制行业中的应用进展,并讨论了含水量对润滑效果的影响。辽宁科技大学李胜利教授应邀作了题为“HEA改性WC增强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调控研究”的大会报告,报告围绕热轧除磷辊制备工艺参数、材料成分优化设计、宽温域下的拉伸与磨损性能以及寿命预测模型的开发等方面深入展开,对提升除磷辊的性能与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实现了其使用寿命翻番。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王天翔正高级工程师应邀作了题为“科技创新改变未来 百炼钢终成绕指柔”的大会报告;报告从“手撕钢”研发背景入手,深度阐述了高端精密箔材开发过程中的冶炼、轧制、热处理等世界难题和工艺技术创新;同时报告着眼国家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深度解析了手撕钢系列箔材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太阳成tyc9728赵敬伟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金属极薄带表面改性及高效轧制复合技术”的大会报告;报告针对金属极薄带无法采用喷丸、机械研磨、滚压等传统形变强化方法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这一难题,提出基于微织构阵列的表面改性方法实现晶粒细化,从而显著提升极薄带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腐蚀磨损性能;报告中还介绍了一种金属极薄带免表面处理轧制复合技术,成功制备出具有疏水表面的铜/不锈钢复合极薄带,为具有疏水表面的高品质金属复合极薄带的高效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4月26日下午举行了分会场报告,本次会议共设4个分会场,共交流报告70个。4月27日上午,代表们在会议组委会的安排下乘车前往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参观“手撕钢”生产基地,实地感受太钢不锈钢为高端中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材料保障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以及增强民族品牌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得到了北材南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帝思曼特殊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参会代表们的积极响应。会议期间,参会代表积极交流,踊跃发言,对近年来我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前沿技术以及创新方法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有力推动了机械、冶金、材料与加工学科的发展。
初审:陈洪胜
复审:赵敬伟
终审:武佐君